苏州:稳步提速,强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_世界观察
2022年以来,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疫情等多重超预期考验,苏州市认真落实国家、省、市工作部署,扎实做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,全市服务业运行呈现持续复苏的良好态势,主要指标稳步回升,新动能新领域发展良好。
稳步发展,持续攀升
2022年,苏州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243.95亿元,同比增长2.1%,高于GDP增速0.1个百分点,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.1%。服务业投资基本平稳,去年全市服务业实际完成投资4025.2亿元,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0.1%。
(相关资料图)
去年以来,苏州全市服务业主要行业稳步回升。除金融业稳健运行、市场消费提速回暖、邮政电信持续增长外,新兴行业也呈快速成长之势。信息技术服务实现跃升,规上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45.5亿元,同比增长21.8%,营收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,对规上服务业的增长贡献率达60.2%。同时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持续扩张,知识产权服务发展迅速。截至去年12月末,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比上年增长40.1%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0.94件;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800亿元,位列全省首位。
此外,苏州服务业市场主体稳步扩大。截至去年12月末,全市服务业内资企业达63.99万家、同比增长6.7%,注册资本6.44万亿元、同比增长11.4%;服务业私营企业户数达58.76万户、同比增长6.5%,注册资本3.96万亿元、同比增长9.4%,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户数达1.38万户、同比增长3.7%,注册资本914.03亿美元、同比增长15.4%;服务业个体工商户数达183.8万户、同比增长4.1%,注册资本1184.36亿元、同比增长13.3%。
强化导向,优化服务
2022年,苏州市坚持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,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,围绕服务业发展的多个领域持续强化顶层设计,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。一是制定出台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、总部经济政策、楼宇经济政策,印发实施服务业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、现代物流行动计划等,推动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;二是及时出台“服务业纾困20条”,同时确保政策举措落实到位,不折不扣落实国家、省出台的稳企助企惠企政策,打好全市支持服务业恢复发展的“组合拳”,全力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落细,全面提振企业发展信心;三是不断强化企业载体培育,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。在强化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的基础上,持续做好集聚区考核认定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,并做好经贸领域工作推进;四是着力加强行业研究、媒体宣传等工作,全力营造有利于苏州市服务业发展的优良生态。2021年度处室研究课题《新形势下苏州总部经济提升对策研究》获省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。此外,服务业纾困政策出台后,全市上下联动,市级和各板块微信公众号、融媒体等相继宣传报道各类惠企纾困政策,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助企纾困服务热线,确保政策直达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。联合各板块策划举办楼宇经济相关活动,及时发布、解读最新出台的“苏州楼宇十条”政策举措,为全市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营造良好氛围。
提速发力,融合发展
2022年,苏州市在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、重点载体建设、两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,服务业发展基础有效夯实。16家企业获评第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,19家企业获评第二批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,数量均居全省第一。组织54家物流企业及重点农批市场申报省疫情补助资金,获补助企业数量全省第一,6家物流企业获评省重点物流企业。全市26个省服务业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,14个项目获得2022年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。6家集聚区获评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。
2023年,苏州市将重点围绕新兴服务业、楼宇经济、总部经济、两业融合等主攻方向持续发力,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,加快推动新兴服务业政策落实落地,抓紧制定出台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和楼宇经济工作推进机制,持续壮大服务业发展新动能,切实推动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有效支撑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。
来源:新华日报